廿载匠心守煤海 百项革新筑强企——记“齐鲁能源工匠”、鹿洼煤矿运转工区维修班班长廉强德

澳门八码三中三 鹿洼煤矿 闫宁 吕天波 2025/03/21

图片

在百米井下轰鸣的机械声中,他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举起矿山“生命线”。从济宁市职业大赛钳工状元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,从普通维修工到累计攻克二十多项技术难关的创新先锋,他用二十年光阴,在钢铁丛林间刻下这样的职业注脚:精修千台设备无事故,为企业降本增效数百万元,培育出3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。他就是第二届“齐鲁能源工匠”获得者、鹿洼煤矿运转工区维修班班长廉强德。当“齐鲁能源工匠”“济宁市首席技师”“鲁泰工匠”等荣誉接踵而至,这个总爱蹲在设备旁的汉子却说:“听着设备正常运转的声响,比什么奖章都踏实。”

深扎一线砺精技  千台设备稳运行

1999年,廉强德怀揣着对机电维修的热爱来到鹿洼煤矿运转工区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维修工。从学徒到技师,从普通员工到行业领军人物,他迈出的步子踏实而坚定。运转工区作为矿井的“心脏”,供电、运输、通风、排水等系统都需要高度稳定运行,而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地扎根现场,摸索设备运转规律,保障设备运转正常。他常说:“干维修这一行,没有捷径可走,设备不出故障是运气,出了故障能在第一时间排除才是本事。”  

他精通锉削、钻削、锯割等技艺,特别是在提升机、主排水泵、主通风机、液压系统等关键设备维修方面,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。一次,副井提升机闸盘磨损严重,影响运行安全,他顶着巨大压力,带领团队利用日检时间完成高精度修整,确保设备稳定运行。事后,工友们纷纷称赞,他却摆摆手笑着说:“这就是我的工作,设备正常了,我才能安心吃饭睡觉。”  

智破瓶颈开新局  三度技改树标杆

廉强德始终坚信,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。他不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钻研,还主动参与矿井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升级。 

在主井提升机自动化升级改造中,他带领团队优化安装工艺,确保了系统更加稳定可靠;在通风机房、压风机房、空调机房无人值守改造项目中,他与团队精心调试,最终顺利投用,实现了自动化远程监控,为矿井节约了大量人工成本。 

在副井提升机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,面对人员少、时间紧、安装精度高等诸多挑战,他带领班组夜以继日,提前3小时完成施工任务,确保了提升系统安全运行。他笑着回忆道:“当时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准点完工,让兄弟们少熬点夜。”多年来,他主持完成技术改造及创新项目20余项,发表技术论文3篇,凭借过硬的技艺和创新精神,荣获“济宁市技术能手”“济宁市首席技师”“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”“鱼台工匠”“鲁泰工匠”等诸多荣誉。 

锱铢必较扣效益  降本增效渡难关

“企业的每一分成本都是职工辛苦干出来的,能省一点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。”作为一班之长,廉强德始终坚持降本增效,在工作中想方设法为企业节约成本。 

矿区中央空调需要大修,外委维修费用高达10万元。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技术难度大的挑战,他带领全班人员主动承担起维修任务,加班加点,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冷冻机组及供暖设施的大修工作,设备运行效率大幅提升,外委费用也节省了10万余元。他打趣道:“咱自己修,不仅省钱,还能学点新东西,一举两得。”  

此外,他推行设备自主维修、修旧利废、节能降耗等措施,对废旧设备进行分类管理、回收再利用,并严格落实材料领用登记制度。今年以来,他通过这些措施累计为企业节约材料成本近100万元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。 

薪火相传育桃李  赓续前行续荣光

“一人强不算强,团队强才是真的强。”廉强德深知,个人的成长固然重要,但培养出更多技术骨干,才能让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因此,他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使命,积极开展“师带徒、老带新”活动,成立技术攻关小组,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带动青年职工不断成长。 

在他的带领下,班组内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,掀起了“学技术、练本领、强素质”的热潮,30多名青年职工在他的指导下成长为技术骨干。他本人也被集团公司聘为副高级讲师,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80余场次,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。他常鼓励年轻员工:“只要愿意学,没什么是学不会的,关键是要下功夫。”在他的带领下,班组先后荣获山东省“安全生产优秀班组”、集团公司“示范班组”以及矿“先进班组”等荣誉。 

“荣誉既是肯定,更是鞭策。”面对未来,廉强德依然坚守初心,他表示:“我要继续提升自己,把更多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,让他们成长得更快,让企业发展得更好。”用匠心铸就梦想,用技能书写辉煌,廉强德正以实干与担当,为煤矿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  


TOP